隆昌麻鸭的基本介绍走在山间光滑平整的石板路上,充满稻草味的炊烟袅袅升起,成群的鸭子在水塘嬉戏,翅膀欢快地拍打着水面……这是四川隆昌县一幅生动的乡村美景。这里的鸭子可不是普通的鸭子,而是远近闻名的隆昌麻鸭。隆昌麻鸭具备瘦肉率高、胆固醇低、肉味...

隆昌麻鸭的基本介绍
走在山间光滑平整的石板路上,充满稻草味的炊烟袅袅升起,成群的鸭子在水塘嬉戏,翅膀欢快地拍打着水面……这是四川隆昌县一幅生动的乡村美景。
这里的鸭子可不是普通的鸭子,而是远近闻名的隆昌麻鸭。隆昌麻鸭具备瘦肉率高、胆固醇低、肉味鲜美、脂肪酸含量低等优点,是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。
隆昌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养鸭资源条件。
30多万亩的水域面积,长期可用于养殖的达10万亩,养鸭由此成为隆昌的传统产业。清代咸丰年间,县内专业棚户、孵抱房就有了长足进步,雏鸭很多销往内江、资中、安岳、乐至、资阳、简阳一带。
隆昌县地处成渝两大城市之间,消费市场巨大。以前,因为缺少产业整体规划和品牌包装推广方法,隆昌麻鸭在市场角逐中遭遇巨大的挑战。在工业化养殖、品牌化经营浪潮中,隆昌麻鸭沦为与普通肉鸭同等价值的品种。由此,当地麻鸭的市场价值得不到体现,养殖户的积极性大幅减少,传统优势产业遇见了进步瓶颈。面对新形势,隆昌县委、县政府认真审视地区经济发展趋势,确定了用工业化引领鸭产业的进步思路。让传统优势产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,让养殖户更快地增收,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“鸭”力成动力
当地鸭产业的进步,同样牵动着工商部门的心。在隆昌县工商局的一次会议上,工商干部专门就怎么样进步鸭产业进行了深入探讨,大伙想到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块“金字招牌”。
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权的地域外排他性与地域内共有性,为有关企业推行品牌策略搭建了角逐和协作的“高位平台”。同时,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品历史、文化内涵的挖掘,也为多元化开发和拓展农业综合功能创造了契机。
工商干部深入调查研究,与隆昌县禽苗技术服务协会联系,从政策、技术、手续等多方面帮助指导协会申请注册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经过5年的努力,2011年6月28日,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通过审察。
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,隆昌县工商局积极拓展政策宣传工作,广泛动员养殖户加入养殖协会,鼓励符合条件的协会用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标志。该局引导协会从商品包装、广告设计、营销推广方案、进步策略等方面入手,大力提高隆昌麻鸭的知名度。同时,深入拓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规范用工作,加大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,维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,促进鸭产业进步。
全方位帮扶助农增收
一个产业的升级,仅仅依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远远不够,需要通过一系列“组合拳”发挥其综合效应。为此,隆昌县工商局积极联系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,探索出了“加工企业+农民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。结合江苏雨润集团建设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加工项目的辐射带动用途,工商部门引导加工企业打造了与基地、养殖户紧密联系的利益联结机制。加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养殖大户签订回收协议和合同,打造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机制,促进了鸭产业持续迅速健康进步。现在,当地鸭产业带动1万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、下岗职工就业,达成了富民增收。
现在,隆昌县共有麻鸭种鸭近 10万只,年产优质鸭苗2000万羽;全县登记注册禽苗经纪人300余名,进步养殖户24500户,养殖户每年平均增收2610元。一个集麻鸭孵化、养殖、饲料生产、成品销售及有关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正在隆昌县悄然兴起。